从汉字和表音文字差异看外国人对汉字的认知

Бесплатный доступ

本文根据汉字和表音文字的区别点,讨论了外国人认知汉字的问题。文章认为,汉字学习是伴随汉语学习的学习,汉字认知过程分为微认知和系统认知两个类型,二者关系密切,相辅相成。汉字认知反复经历着“注意、知觉、表象、记忆、思维、言语”这一认知心理过程,此外,汉字认知需要经历几种不同的阶段.

表音文字, 汉字, 对外讲汉语

Короткий адрес: https://sciup.org/147220363

IDR: 147220363   |   DOI: 10.25205/1818-7919-2017-16-10-103-106

Текст научной статьи 从汉字和表音文字差异看外国人对汉字的认知

从汉字和表音文字差异看外国人对汉字的认知

本文根据汉字和表音文字的区别点,讨论了外国人认知汉字的问题。文章认为,汉字学 习是伴随汉语学习的学习,汉字认知过程分为微认知和系统认知两个类型,二者关系密切, 相辅相成。汉字认知反复经历着“注意、知觉、表象、记忆、思维、言语”这一认知心理过 程,此外,汉字认知需要经历几种不同的阶段。

关键词:表音文字、汉字、对外讲汉语。

识记汉字需要完成从注意、知觉、表象、记忆、思维、言语和书写动作的认知心理全过 程。需要在汉字学习过程中经历心理学家所关注的那些无法观察到的内部机制和过程,如记 忆的加工、存储、提取。为了便于观察和把握,我们从信息加工学说探究外国人汉字认知过 程来理解汉字认知的全过程,这可以把汉字认知更加立体和生动地呈现出来,认识汉字学习 跟拼音文字学习过程和特点的不同,也便于用黑箱理论理解汉字认知的规律。

本文聚焦于外国人汉字认知过程和认知特点,试图揭示汉字难的根源,并寻求加快汉字 学习和提升汉字教学质量的方法要点,希望有助于解决外国人汉语学习的瓶颈问题。

一、从认知视角看表音文字和汉字

(一)表音文字的特点:1、字母少,可按照语音组合规则多次使用并任意组合形成音 节,音节与音节组合成词;2、在阅读中首先呈现出的是由字母拼写成的词的视觉语音效 果,即形音义顺序结构;3、表音文字一般有词的分隔空间;4、语音的书写符号就是词形, 语音是词形与意义的连接点。

(二)汉字的特点:1、汉字知识的多层次性;2、无词间空格标志;3、字形表音性弱;4 、汉字是知识体系;5、汉字超越时空能力更强;6、表义方法多样化。

(三)表音文字和汉字之间相同点和不同点:1、相同点:表音文字与汉字的词的构成 理据相同。(1)语素构成词;(2)通过词的理据说明词的构造;(3)使用语音信号传达 语言意义;(4)均是具有能指与所指功能的双重性概念的视觉符号;2、不同点:(1)表 音文字的字母少,学习用时少;汉字知识体系大而杂,学习时间长;(2)表音文字中的相 同字母可反复使用;汉字中的相同笔画可反复使用;(3)表音文字的书写以字母为基本单 位;汉字书写是以笔画为基本单位;(4)表音文字的音形义一体化与汉字的音形义一体化 有所不同;(5)表音文字的词常常是由语素组合形成的,汉字常常是由独体字和偏旁构成 的;(6)表音文字可直接拼读,汉字反之;(7)表音文字有词间区分标志,汉字则无;

周殿生、仇晓玉、娜给玛 从汉字和表音文字差异看外国人对汉字的认知 ( Чжоу Дяньшэн, Цю Сяоюй, Сабирова Н. Различие между иероглифами и фонограммами в китайском языке и их изучение иностранцами) // Вестн. НГУ. Серия: История, филология. 2017. Т. 16, № 10: Востоковедение. С. 103–106.

ISSN 1818-7919

Вестник НГУ. Серия: История, филология. 2017. Том 16, 10: Востоковедение © МЖ^>ЛЙ^>#^^ (Чжоу Дяньшэн, Цю Сяоюй, Н. Сабирова), 2017

(8)表音文字属于书写符号串,一般是词这一级语法单位;汉字作为独立的书写单位,是 语素或词这两级语法单位;(9)表音文字数字母的线性序列,汉字有各种不同的字形结 构;(10)表音文字的拼写方法为学习重点,但汉字学习是伴随汉语和文化的学习。“汉字 的字形系统因外在的形体联系而形成,汉字读音系统因内在联系系统而形成,汉字的意义系 统因内在的意义联系而形成。汉字形音义的系统性因汉字众多汉字之中,需要总结结实才能 显示出来”[李大遂,2016。第16页]。

表一:表音文字与汉字的不同点对比

文字

基本 单位

笔顺 规则

表音

音节

表义方法

语法 单位

书写间 隔

音形义顺 序

结构

学习 时间

表音 文字

字母

直接

语素组合 构义

形-音-义

线性 序列

汉字

笔画

8条

间接

1

偏旁+独 体字 构 义

语素 词

形-音-义

各种 结构

(四)表音文字和汉字在认读上的顺序关系特点:都从视觉的“形”开始,表音文字认 知与汉字认知可能有如下不同:

二、汉字认知过程

(一)对汉字认知过程的认识:

1、微认知和系统认知:汉字认知我们可以把它分微认知和系统认知两类。微认知是具 体的、可操作的、对单个汉字的认知活动;系统认知是在整个学习时期系统化地获得汉字 能力的过程;从另一个角度看,可以把微认知看作是具体认知,而把系统认知看作整体认 知。

2、微认知和系统认知的关系:微认知和系统认知相辅相成。微认知是系统认知的基础, 系统认知是微认知的积累,微认知的累计叠加能够展现系统认知的深度。微认知是系统认知 的依据,系统认知可以监控指导具体认知。

3、汉字认知最终结果:读写能力是语言技能的最终目的。

(二)汉字的微认知心理过程

汉字微认知过程中,编码、贮存和提取是反复进行的思维动作。据此对外国人汉字认知 步骤有以下七种猜想:(1)注意汉字符号的字形、读音、声调和意义;(2)结合书写规则 与偏旁归类加深符号印象;(3)建立母语对应联系;(4)结合已存信息,进行认知再加 工;(5)大致确定语言单位层级;(6)存储认知信息;(7)监控认知信息,以备随时提 取。

(三)汉字的系统认知心理过程

“研究表明,字形特性的编码首先完成,语音编码在其后,来自形和音两方面的信息共 同决定一个书面字词在特定环境中的意义”[凌文辁、方俐洛,2004。第144页]。汉字认知 全过程要求学习者不断强化学习动机,防止和避免动机减退。从学习者的情绪看,要经历获 得的喜悦,也要经历搞不懂的沮丧,还要面对一次次测验考试带来的焦虑。伴随着汉字知识 系统认知,语音、词汇、语法能力也有相应的发展,在汉字书写能力提高的同时,听、说、 读能力,也相应有所发展。

三、外国人汉字系统认知过程的五个阶段

外国人汉字习得过程中知识和能力的进步,虽呈弥散状态,无明显界限区分;但据观 察,习得过程大致分成以下几个阶段:(1)茫然阶段:初识汉字,学习者只对汉字符号初 识记忆,并不理解汉字构成单位、笔画名称、结构形式、组合规则和笔顺规则等;(2)启 蒙阶段:阶段特征为画字临摹,习得者从点、横、竖、撇、捺、提、折、勾八种基本笔画过 渡至笔顺规则的学习;(3)初识阶段:依照笔画、偏旁、独体字、合体字逐层提升难度, 习得者逐渐形成音-形-义一体的概念;(4)发展阶段:习得者逐渐能够举一反三,应用已 掌握的偏旁部件重组新字,此阶段为汉字知识内化和外化相互转换阶段,易出现偏误;(5)

Чжоу Дяньшэн и др. Различие между иероглифами и фонограммами в китайском языке 105

理据阶段:习得者对于声形旁知识的累积达到质变,进入监控纠错能力阶段,真正建立声 旁、形旁和字义之间的理据逻辑关系。

在汉字习得的不同阶段,“注意、知觉、表象、记忆、思维和书写”的认知过程反复重 复,周而复始的认知过程,使习得者的汉字书写及认知能力不断提升。

值得注意,以上所述五阶段与汉字学习时间并无呼应,三年级生呈现茫然阶段特征,亦 或一年级生凭自身语言习得天赋飞跃至发展阶段,皆有可能。

四、外国人汉字微认知运用

外国人通过微认知的不同方式实现汉字认知。或是通过刺激-反应的方法对已经学会的汉 字加深记忆,或是通过习题设计引发学习者对汉字仔细观察,或是通过教师讲解直接学习汉 字知识和规则,或是通过机械训练的方法加强熟练度,或是对汉字分拆解析加强部件记忆, 亦或是用句子形式对所学汉字的综合运用。

(一)课堂微认知:(1)教师词语讲析:汉字知识讲解涉及音、形、义、译四个方面, 讲析就是信息输入,对引发学习者的“注意、知觉、表象、记忆、思维和言语”,起着先入 为主的引导作用;(2)听写:听写是用语音输入方式刺激学习者做出书面化输出和再现的 刺激-反应认知活动,以此检测并巩固已有认知。(3)作业练习:①写字练习:要求学生按 笔画顺序书写汉字巩固所学的汉字知识的机械性重复练习;②造句:从语法结构、语用和语 义单个层面要求把所给的词语放置在一个正确的语言环境,以检验学习者对词语的意义和用 法是否掌握;③阅读:学习者通过运用阅读技能,理解语言材料的内容;④作文:涉及篇章 中词词、词句的关联与衔接,考查习得者的理解与书写能力。

(二)课外学习:(1)课外学习:课外接触广告,说明书,接收快件、填写表格、书面 表达要求或说明人或事物以及地址等其他与生活直接相关的汉语使用;(2)网媒学习:使 用短信、微信、淘宝、QQ等媒介,将课堂学习成果运用于现实生活,属于汉字学习的高级阶 段;(3)查词典:反复建立汉语与母语间对应关系,以获得汉字音形义译知识。

小结

汉字体系庞杂,汉字教学可谓是对外汉语教学的瓶颈难题。可以说,汉字学习的捷径其 实根本不存在,所有试图找到一条多快好省的汉字教学途径的努力都是徒劳。只有更加科学 精密的教学和严格扎实的训练,才是通向汉字学习成功的唯一途径。

参考文献

李大遂。汉字的系统性与汉字认知 // 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学报,2006,1期,13-21页 凌文辁、方俐洛。汉字的认知 // 学术研究,2004,1期,142-146页。

Материал поступил в редколлегию 30.12.2016

Чжоу Дяньшэн, Цю Сяоюй, Сабирова Нагима

Синьцзянский университет ул. Шэнлилу, 14, Урумучи, 830046, КНР

РАЗЛИЧИЕ МЕЖДУ ИЕРОГЛИФАМИ И ФОНОГРАММАМИ В КИТАЙСКОМ ЯЗЫКЕ И ИХ ИЗУЧЕНИЕ ИНОСТРАНЦАМИ

Zhou Diansheng, Qiu Xiaoyu, Sabirova Nagima

Xinjiang University

14 Shengli Str., Urumuqi, 830046, China

FOREIGNERS’ COGNITION OF CHINESE CHARACTERSFROM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ESE CHARACTERS AND PHONOGRAMS

Список литературы 从汉字和表音文字差异看外国人对汉字的认知

  • Li Dasui. Hanzide xitongxing yu hanzi renzhi [李大遂。汉字的系统性与汉字认知 // 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学报] Consistency of Chinese characters and cognition of Chinese characters // Proceedings of the Chinese literature Institute of Jinan University. 2006. № 1. P. 13 - 21. (in Chin.)
  • Ling Wenquan, Fang Liluo. Hanzide renzhi [凌文辁、方俐洛。汉字的认知 // 学术研究] Cognition of Chinese characters // Academic Research. 2004. № 1. P. 142-146. (in Chin.)
  • 周殿生、仇晓玉、娜给玛 从汉字和表音文字差异看外国人对汉字的认知 (Чжоу Дяньшэн, Цю Сяоюй, Сабирова Н. Различие между иероглифами и фонограммами в китайском языке и их изучение иностранцами) // Вестн. НГУ. Серия: История, филология. 2017. Т. 16, № 10: Востоковедение. С. 103-106
Статья научна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