Предпосылки развития торгово-экономических отношений северо-восточного региона Китая и Дальнего Востока России

Бесплатный доступ

Под воздействием двух основных тенденций развития мировой экономики - глобализации и региональной интеграции - Китай и Россия стремятся к укреплению торгово-экономического сотрудничества приграничных регионов. Северо-Восток Китая и Дальний Восток России обладают богатыми запасами природных ресурсов, структура экономик регионов взаимосвязана. Стратегия развития взаимовыгодных отношений была признана и принята двумя сторонами. Близкое географическое положение российского Дальнего Востока и китайского Северо-Востока неизбежно влияет на отношения между данными регионами. Разработка стратегии реализации гармоничного развития регионов двух стран отразится на всех сферах сотрудничества Китая и России.

Еще

Северо-восток китая, дальний восток России, торгово-экономическое сотрудничество

Короткий адрес: https://sciup.org/148181226

IDR: 148181226

Текст научной статьи Предпосылки развития торгово-экономических отношений северо-восточного региона Китая и Дальнего Востока России

随着中俄地方边境贸易关系的不断发展,中 俄双方都十分重视加强区域经贸合作重要性。由 于经贸合作战略因素发生了新的变化,经济发展 战略的利益切合点也在不断增加。东北老工业基 地振兴政策是中国重要的区域发展战略,在中国 经济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俄罗斯的远东 开发政策也是其重要的国家战略。俄罗斯政府认 为要在所有亚洲事务中确立自己的地位,就需要 积极参与到亚太地区一体化体系之中,同时还需

要不断扩大与亚洲主要国(首先是中国)的友好 关系与务实合作,中国在俄罗斯地缘政治中变得 越来越重要。在此背景下,俄罗斯对中国在其战 略全局中重要性的认识大大提高,并且积极地倡 导加强区域经贸合作。

一、中国东北与俄罗斯远东区域经贸合作所 取得的成绩

中俄的区域经贸合作关系是随着起先导作用 的边境贸易发展的同时得到不断发展的,并且两

国地方之间的经贸合作在规模和增长速度方面都 超过边境贸易,从合作领域来讲,亦要比边境贸 易广得多。中俄经贸区域合作的发展具有不少有 利的因素,如两国有着 4300 多公里的漫长边界 线,拥有较多的较为便利的口岸,两国边境地区 之间经济互补性强,经国务院与当地省级政府批 准设立的中俄边民互市区共有 12 个,交通基础 设施逐步完善等等。依托优势地缘,近年来中国 东北与俄罗斯远东区域经贸合作所取得了可喜的 成绩。

以黑龙江省为例, 2007 年它对俄贸易额为 107.2 亿美元,突破百亿美元大关,比上年增长 60.4% 。对俄贸易占全省外贸总额的 62% 占 全国对俄贸易总额的 22.3% 2008 年超过 160 亿美元, 2011 年达到 189.9 亿美元,对俄贸易 呈现良好态势。

另外,应该看到,中俄地方之间的贸易,在 进出口产品结构方面有也所变化。 2008 年黑龙 江省对俄出口产品中机电产品为 18.49 亿美 元,同比增长 43.76% 占全省对俄出口总额的 22.8% 2001 年与 2002 年机电产品出口额 分别为 1.72 亿与 3.44 亿美元,分别占 10.65% 17.31% 。至于服装等传统产品的对俄出口仍 占重要的地位。 2008 年对俄出口的服装及衣着 附件、鞋类、纺织纱线、织物及制品、旅行用品 与箱包等四类,共计 42.3 亿美元,占对俄出口 总额的 51.77% 2008 年黑龙江省从俄罗斯进 口的石油 149.48 万吨,同比下降 27.62 万吨。 近几年黑龙江省政府鼓励和支持铁矿石进口企业 积极开发俄罗斯铁矿石资源,加强与俄罗斯铁矿 石供应商合作,积极协调生产企业与进口企业建 立稳定的合作关系, 2011 年进口铁矿石 564 万 吨, 90% 以上用于黑龙江省内钢铁生产企业生 产加工。大力发展原料和半成品出口。推进境内 外园区原材料供应、进出口加工、市场销售互为 补充的跨境连锁加工模式。在俄罗斯境内建设的

11 个境外经贸合作园区,累计完成投资 7.59 亿 美元,其中乌苏里斯克经贸合作区入区企业达到 24 家,在 2011 年实现销售收入 2.6 亿美元,同 比增长 50%

从俄罗斯来看,俄罗斯远东经济区与中国的 经贸合作关系也日益密切,其中有些地区更为突 出,以阿穆尔州为例,阿穆尔州与三十多个国家 有着经贸联系,但中国在其对外贸易中占第一 位, 2008 年占其外贸总额中的份额为 77.2% 。 在阿穆尔州 2008 年的出口总额中,中国占 52.1% 在其进口总额中中国占 93.7% 2008 年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对中国的贸易额近 14 亿 美元。该区未加工木材对外出口中,中国占总量 的 80% 按价值计算占 78% 。十多年来,中国 一直是外贝加边区的最重要贸易伙伴, 2008 年 中国占外贝加尔边区对外贸易总额的 97.4%

2008 年远东联邦区的对华贸易额为 48.57 亿 美元,占中俄两国贸易总额的 9% 其中从中国 进口为 32.068 亿美元,对中国出口为 16.502 亿美元。 2001-2006 年,远东地区的对外贸易 伙伴中,中国一直居首位,但到 2007-2008 年,从贸易总额来看,中国已排在日本与韩国之 后,居第三位。如 2008 年日本占远东地区外贸 总额的 32.8% 韩国占 28% 中国占 23.1%

总的来说,中俄区域经贸合作已有了一定的 基础,特别是黑龙江省的进展尤为明显。但要指 出的是,目前的经贸合作主要还是以地方边境的 货物贸易为主。要使区域经贸合作有质的提高, 或者说达到战略升级,必须拓宽合作领域。

二、俄罗斯加入中俄区域经贸合作中的积极 因素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综合国力的增 强,俄罗斯政府已经意识到中国有巨大的市场规 模和财政资源,开发远东和外贝加尔地区应与中 国振兴东北计划在工作层面上协调一致。俄政府 正在制定的远东地区和西伯利亚开发战略规划,

将与中国边境地区的发展计划捆绑在一起,在能 源开发,交通,冶金,通讯,水产养殖业,工程 基础设施建设,石油化工、煤炭开采、木材深加 工、远东港口运转、铁路、公路铺设,水力资源 开发建设以及远东热电站的建设方面必须吸引中 国的投资。

从俄罗斯来讲,开发与开放东部地区是其重 要经济社会发展战略,不论在苏联时期还是当代 的俄罗斯,都高度重视东部地区的发展。因为远 东地区集中了 70%—80% 的各种重要资源。该 地区经济结构的特点是:从产业结构总体来看, 农、轻、重发展比例失调,从工业内部结构来 看,采掘工业与加工工业比例失调;军工企业在 机器制造业中占有很大比重,经济结构带有严重 的军事化性质;基础设施发展滞后,第三产业不 发达。由于投资不足,旧生产能力的改造和技术 更新十分缓慢,导致生产企业固定资产严重老 化;采掘工业地质勘探普查工作滞后,从而使新 探明的矿产储量不能抵补开采量,导致俄罗斯油 气产量增速下降;科技进步缓慢,技术、工艺落 后,产品更新换代迟缓;人口大幅度下降,面临 劳动力严重不足的困难等等。所以俄罗斯远东开 发加入中俄区域经贸合作的积极因素:

第一,俄罗斯经济今后的发展,能否崛起, 成为世界性的经济大国,到 2020 年能否成为世 界 5 大经济体,在相当程度上取决于东部地区 的发展。再说,如果东部地区长期落后,经济结 构不能调整,正如普京说的,那么俄罗斯均衡的 区域发展政策就不能实现,亦不能保证俄罗斯的 和谐发展。 1

第二,俄罗斯清楚地看到,世界经济与贸易 重点已日趋转向亚太地区,俄罗斯和亚太地区国 家在经济上的互补性强,合作潜力很大,尤其是 与最大的邻国中国加强区域经贸合作尤为重要。

第三,俄罗斯加速开发与开放东部地区,是 推动这一地区今后发展的必不可少的步骤。这一

地区的发展需要吸引大量外资、劳动力与技术装 备。俄罗斯国内与国际上一些有识之士早就提 出,西伯利亚与远东的开发加入中俄区域经贸合 作是不可避免的。

三、中国东北加入中俄区域经贸合作的积极 因素

中国东北是我国与俄罗斯发展经贸合作的大 省,振兴东北是中国发展经济的一项重要战略决 策,根据国务院振兴东北办公室公布的《东北地 区振兴规划》,中国将把东北地区建成具有国际 竞争力的装备制造业基地,国家新型原材料和能 源保障基地,国家重要商品粮和农牧业生产基 地,国家重要的技术研发与创新基地。中国东北 加入中俄区域经贸合作的积极因素:

第一,适应对外开放格局调整趋势的要求。

过去较长一个时期以来,中国的对外开放, 在上个世纪 90 年代,中国开放的北移趋势也已 十分明显,越来越多的人提出,应该形成多层 次、全方位、多边的开放格局。从这几年的情况 来看,中国沿边地区,特别是东北三省、新疆与 内蒙对外经济活动取得了很大发展。因此,在开 放北移,实行沿海发展战略同时,辅之以沿边发 展战略时,首先要考虑以上五个省区的开放。

第二,从沿边战略来看中俄区域经贸发展的 重要性。

中国东北三省,在实行沿边发展战略,加速 对外开放过程中,可以充分利用其自身的优势, 积极地加强与俄罗斯的合作。这样,既可加速东 北三省经济的发展,又可对俄罗斯远东的开发起 重要作用。

四、中国东北与俄罗斯远东区域经济合作的 优势

在世界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两 大主流推动下,中俄地方边境贸易也逐步向区域 经贸合作发展,双边合作的意愿强烈,优势明

两国政府高度重视中国东北与俄罗斯远东区 域经济合作问题。《俄罗斯远东及后贝加尔地区 经济和社会发展 2013 年联邦专项规划》及《东 北地区振兴规划》两国区域发展政策的陆续出台 使我们看到了中俄经贸区域合作的潜力。 2009 年国家主席胡锦涛在纽约会见俄罗斯总统梅德韦 杰夫,中俄双方正式批准《中国东北地区同俄罗 斯远东及东西伯利亚地区合作规划纲要( 2009— 2018 )》, 2010 年俄罗斯通过了《远东和外贝 加尔地区 2025 年前社会经济发展战略》。两份 规划纲要对推动中俄毗邻地区合作具有重要意 义。

2010 年前俄罗斯远东燃料能源发展战略》 和《 2020 年前俄罗斯燃料能源发展战略》政策 的出台促进了石油和天然气的开采规模 , 特别是 远东海洋和陆地油气资源的开发。然而要实现能 源开发的目的,就需要与中国开展合作 , 吸引外 来资金和劳动力。同时中国在俄罗斯建立资源开 发基地 , 联合开发和利用资源不仅对中国的能源 安全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 同样也惠及俄罗斯。东 北老工业基地的开发需要大量的电力资源,实现 俄罗斯与中国发展电力合作的关键是降低价格 , 这样不仅可以恢复部分已经中断的供电关系 , 还 能创造一些商机,将为投资者提供更广阔的投资 机会。发展俄罗斯西伯利亚与远东地区的石油和 天然气资源开采业 , 在中国东北地区建立石油和 天然气供应网络 , 架设通向该地区的输电线 , 这是 俄罗斯参加亚太地区经济一体化的基础。

对于俄罗斯来说,中国不仅是俄工业产品的 大市场,同时还拥有大量的金融资源可以投入到 俄罗斯经济振兴当中,这将成为与中国合作的先 决条件。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离不开原料保障, 然而俄罗斯远东地区非常适合作为中国能源、碳 氢化合物等原料的来源地,同时亚太地区对原料 消费正趋旺盛,这将为远东地区的发展提供难得 的机遇。所以中俄双方在制订各自地区发展计划

方面应加强协调 , 鼓励中国企业参与俄罗斯西伯 利亚和远东地区开发 , 积极支持俄罗斯企业参与 中国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进程。通过开展贸 易、经济技术和投资合作 , 全面提高中俄两国地 区间和边境地区的合作水平。

今后俄罗斯计划在远东地区建立高科技园 区、工业园区、特别经济区,并允许私人以及国 外投资参与建设,扩大港口、铁路的运营能力, 在太平洋沿岸建立大型的对外经济合作中心,这 为中俄两国全方位,多层次合作提供了良好的机 遇。俄罗斯有重工业,技术密集型的领域和开采 业,中国东北有农业、轻工业、剩余劳动力,所 以在区域合作上有良好的基础。

中俄两国政治互信加强及相互交流机制日趋 完善,奠定了投资合作的政治和交流基础。中俄 两国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已确立,并不断向前发 展;双方举办 » 国家年 »« 语言年 »« 旅游年 » 举办 的一系列地方活动,增进了彼此的政治互信,推 动了两国各领域的务实合作。所有这一切都为中 国东北与俄罗斯远东区域经贸合作奠定了基础。

所以从整体上看,中俄两国在远东地区进行 开发合作的优势明显,前景广阔,一是政治基础 稳定;二是俄罗斯开发远东与中国振兴东北老工 业基地的政策目标大体一致;三是中俄两国在东 北亚经济一体化合作中具有明显的互补性优势; 四是中国劳动力潜力巨大,可以为严重缺乏劳动 力的俄远东地区提供大量相对廉价的劳动力。随 着中俄两国政府间一系列合作条约的签署,中俄 两国相互投资增长迅速,贸易融资不断扩大,中 俄石油管线已经开通,煤炭、电力等大项目合作 取得新的进展。中俄两国应借鉴在原子能领域合 作的经验,在民用航空领域、教育领域、卫生保 健领域开展合作,建立新型合作机制,为双边经 贸合作不断注入新的活力。 » 两大战略 » 的历史 性对接,将深刻影响到东北亚的经济版图。

(本文为黑龙江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 资助项目 俄罗斯远东开发政策与中国东北老工 业基地建设对接问题的研究〉阶段研究成果, 项目批准号 : 12512200 )

参见《普京文集》,( 2002—2008 )中国社 会科学出版社 2008 年版,第 685 页。

Статья научна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