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Гимн Мани»: опыт религиоведческого исследования
Автор: Хун Юнмин
Журнал: Вестник Новосибирского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ого университета. Серия: История, филология @historyphilology
Рубрика: Переводы
Статья в выпуске: 10 т.11, 2012 года.
Бесплатный доступ
Манихейство – это религия, созданная Мани, родившимся в начале правления персидской сасанидской династии (ок. 216 г.), в основе которой лежат верования древнего Вавилона, а также ряд догматов зороастризма, буддизма и христианства. Манихейство – дуалистическое учение. В Китай манихейство начало проникать с 694 г., ав 763 г. из Лояна распространилось в Уйгурский каганат. В 1904 г. немецкая экспедиция обнаружила фрагменты рукописи с «Гимном Мани» в районе Турфана (за номерами T.Ⅱ.D.13 и M.1). Первым автором произведения был mari šâd ’ ôrmizd, затем гимн дополнили проповедник yazdâmad и его последователи, и скопировали на парфянский язык. Место создания «Гимна Мани» неизвестно (вероятно, он был написан на территории Парфянского царства). Время создания – не позднее 384–385 гг. (т.е. до смерти šâd ’ ôrmizd); дополнения были внесены в текст около 846 г., когда уйгуры бежали на запад. Первоначально исследование манихейства опиралось на свидетельства о противостоянии данной религии христианству и исламу. Так как манихейцы постоянно подвергались преследованиям, они не оставили после себя канонических книг. Обнаружение «Гимна Мани» открыло новые перспективы для исследования манихейства. Особенно этому способствовали хорошая сохранность и полнота парфянского текста. Еще в начале прошлого века ученые приступили к всестороннему изучению «Гимна Мани», в первую очередь Ф. В. К. Мюллер: заслуживают внимания также достижения Мэри Бойс из Лондонского университета. Данная работа основывается на немецком переводе Ф. В. К. Мюллера в сопоставлении с результатами исследования Мэри Бойс (The Manichaean Hymn Cycles in Parthian, L., 1975).
Манихейство, хвалебный гимн
Короткий адрес: https://sciup.org/14737668
IDR: 14737668
Текст научной статьи «Гимн Мани»: опыт религиоведческого исследования
洪勇明
新疆大学人文学院
14 胜利路,乌鲁木齐,新疆, 830046 ,中国
《摩尼赞美诗》宗教信息考1
摩尼教为生于波斯萨珊王朝初期的摩尼(生于 216 年左右)所创立,它是以古代巴比伦 宗教为基础,参酌了琐罗亚斯德教、佛教、基督教等教义而开创的新宗教,是彻底的二元教 [ 羽田亨, 2006 。第 139 页 ] 。延载元年( 694 ),摩尼教进入中国 [ 沙畹, 1927 。第 2 页 ] 。起 初是从楚河东渐传入天山南路,并于公元 763 年由洛阳传入漠北的回鹘汗国[陈垣, 1980 。 第 335 页]。
《摩尼赞美诗》残片是德国第二次考察队于 1904 年在新疆吐鲁番地区所得,其编号为 T. Ⅱ .D.135 和 M.1 。原作者为 mari šâd ’ ôrmizd ,后由传教士 yazdâmad 及其后人补充,并用 帕提亚文抄写而成。赞美诗的初创地不明(似为帕提亚王朝领地),补充地为回鹘汗国首都 高昌(原作为摩尼教徒由波斯带至高昌,并在此受宗教首领之命而抄写);初作时间应在公 元 384/385 年前(即 šâd ’ ôrmizd 卒前),补充时间应在回鹘西迁的 846 年左右。
对摩尼教的研究,原先主要依靠其反对派基督教、伊斯兰教的记载,而摩尼教因屡遭迫 害,没有留下什么经典和资料。二十世纪初,德国考察队在吐鲁番发现的摩尼教残片,为研 究摩尼教打开一扇窗户。其中帕提亚文摩尼赞美诗以保存较好、资料齐全而著称。自上个世 纪伊始,学界就对《摩尼赞美诗》进行了全面研究。此项工作始于缪勒,其间伦敦大学的玛 丽 . 博伊斯的研究值得一提。
本文是以 F. W. K. Müller 的转写和德译本为基础,参照 Mary Boyce [1954] 的研究结 果。,本人对高昌回鹘汗国有关摩尼教廷的称谓、信仰者的荣誉、教徒的风俗习惯以及摩尼 教的光明崇拜、忏悔思想所做的一些探索。
(一)摩尼教廷称谓及等级
《摩尼赞美诗》的第一部分是祝福语和祝福对象。由于整理者是回鹘汗国的臣民,所以 祝福对象中有很多回鹘官员,比如: yltûzbây ṭgin 、 sßγ ṭûṭûγ 、 yagân ’apâ 等。除此之外,就 是摩尼教团中的成员。依据先尊后卑的原理,这些名称依次是: ḥamôzâ (博学之士)、 ‘ispasag (副主祭)、 maḥistag (长老)、 xrôḥkvân (传教士)等。在敦煌出土的《摩尼光佛 教法仪略》云:五级仪第四:第一,十二慕阇,译云承法教导者;第二,七十二萨波塞,译 云侍法者,亦号拂多诞;第三,三百六十默奚悉德,译云法堂主;第四,阿罗缓,译云一切 纯善人;第五,耨沙喭,译云一切净信听者。两厢对比,可以看出: ḥamôzâ (慕阇)实际就 是传播教义的教师、 ‘ispasag (萨波塞)是监督教义的法官、 maḥistag (默奚悉德)是主持寺 院的高僧、 xrôḥkvân (阿罗缓)是教化俗人的僧侣。至于耨沙喭( niyôšâgčân ),从其不在 yazdâmad 的祝福之列来看,其级别应当低于传教士。因此这一职务在回鹘汗国中是否是摩 尼教团所授的圣职值得商榷,进一步说,这一名称似为普通的世俗信徒。摩尼教主居住在巴 比伦,其下属共有十二个教区。每个教区有一位慕阇、六位拂多诞、三十位默奚悉德、数量 不限的阿罗缓和耨沙喭。高昌回鹘汗国的慕阇为 mari ’aryânšâ 、一位拂多诞叫 mari dôšist 、 一位默奚悉德名叫 mari yišô‘-’aryâmân 。从这三个高级神职人员的名字来看, mari (因为摩 尼就叫 mari mani )是显示其地位和身份的一个标志。
(二)摩尼教信仰者的荣誉称呼
摩尼教将光明和黑暗视作世界的本原,其中光明王国里充满着现实世界中人们所向往的 一切美好东西。主宰光明世界的是光明父子,他们集永恒、光明、威力和智慧于一体。在中 际,黑暗入侵光明,一些光明分子为黑暗所消化。于是大明尊(光明之父)进行召唤,派出 光明使者阻止黑暗的侵略 [ 林悟殊, 1987 。第 12 页 ] 。《摩尼赞美诗》没有给予 ’ây ṭngriyδâ xût bûlmis ’alp bilgâ h ’ûyγûr xngâân (即喀喇巴逊碑铭上提到的回鹘可汗)摩尼教廷的荣誉, 只称其为“信徒的保护人,真理、万能的庇护人”。但却给第二代乌介 kâdôš 以 niyôšâgbêd (法官之首)的称号,该称号隶属于摩尼教廷居次席的未受圣职的僧侣。而 kâdôš 的周围人 则被给予了“光明使者和光明分子”。“光明分子”是被黑暗所吞噬的善神的组成部分,也 是人类灵魂的组成,似乎不是某种荣誉。而光明使者则是召之即出、不召即不存在的善神。 摩尼自称是继琐罗亚斯德、佛陀、耶稣等被大明尊派到世间的最后一个使者 [ 刘南强, 1983] 。因此,给 kâdôš 等人的名誉是非常高的。由此可见, M1 为 D135 的复制品,其作者 应为 yazdâmad ,并且 yazdâmad 也是第二代乌介所辖高昌汗国的子民。普通的摩尼教信仰者 被呼之为 niyôšâgčân (听众),而一些佚斤则被称为 niγôšqpaṭânč (听众之首)。但是令人 惊诧的是,传教士 yazdâmad 竟以 yazd 自居。而在帕提亚语文献中, yazd 为神。如: xrōštag yazd (呼神)和 padwāxtag yazd (应神)。更令人吃惊的是他居然称其子 nixcarîg-rôšan 为 “光明之子”。
赞美诗的内容部分,其作者可能为 mari šâd ’ ôrmizd 。 F. W. K. Müller 认为该人为摩尼教 的一个领袖;在献给其的赞歌中称他为: pws ‘y dwšyst’ m’ny xwd’wn (主摩尼最喜爱的孩 子)。这里有个矛盾:摩尼死于 274 年,而 šâd’ ôrmizd 亡于 384 年,二者似乎不应有联系 (也可能是教徒对其的恭维吧)。在正文中, šâd’ ôrmizd 提出一系列称号,这些称号是对光 明使者摩尼及其教徒的美誉。这些称号既体现摩尼教现实社会中的组织架构,又反映精神世 界的神权体系,二者往往交织在一起。 šûbân (牧人)置于 rôšan (光明)的前面,显然这一 称呼是赋予光明或光明之神。 šûbân (牧人)一名则源于基督教对耶稣的敬称。 mari zakû 名 字位于 ’amôčag 之后,即教师 mari zakû 。 ’amôčag (教师)依据对音应为摩尼寺庙中的阿拂
胤萨,专知法事;但是 ’amôčag 决不能和 ḥamôzâ 相提并论。前者专司某一寺院,后者则控制 某一教区。如:《唐会要》卷四十九载:贞元十五年,以久旱,令摩尼师祈雨。 yazd bag mari 中, yazd 和 bag 都是神。而 mari 往往与 mani 相连,一般理解为“主”,即摩尼主。用 作尊号时,表示其为摩尼后人。 vizidag (选中者)一名争议颇多,其职能众说纷纭。《摩尼 光佛教法仪略》载:寺宇仪第五,每寺尊者,诠简三人;第一,阿拂胤萨,译云赞愿者,专 知法事;第二,呼垆唤,译云教道者,专知奖劝;第三,遏换健塞波塞,译云月直,专知供 施;皆须依命。沙畹和伯希和认为:所谓诠简,就是选择、指派 [Chavannes , 1913] 。若依 二人意见,则选中者就是摩尼寺院的管事僧众。但在诗中却说:四个选中者。无疑,其间矛 盾昭然若揭。在回鹘人的摩尼教寺院中,也未检到与 vizidag 相关信息 [ 耿世民, 2001 。第 354 页 ] 。圣.奥古斯丁( St. Augustin )将摩尼教徒分为五品: Magister 、 Episcopus 、 Presbyter 、 Electus 、 Auditor ,分别对应为:硕士、主教、长老、选民、法官。但是 Fihrist 则 认为是:教师、仆人、管理者、正直者、听众。姑且不论谁是谁非,就拉丁语 electus 而 言,其本义就是选择、选举。因此可以认定,中选者必须是在普通的摩尼传教士中产生,而 非高级神职人员或一般信徒(听众)。至于 F. W. K. Müller 认为 yazdâmad 为选中者这一结 论(他的依据是诗中有:我 yazdâmad 是活着的圣灵),理由似不充足。诗中出现 vizidag 处,多与 qêrbakar (善人)、 râšṭêft (真理)、 ’ardâvâân (圣人)连用。同时, vizidag 还被 誉为“活的圣灵”而受到歌颂。因此, vizidag 必定拥有很高的精神地位。在人类中,只有很 少一部分人,即“被神选中者”、“真诚者”、“肉身成道者”和“光明使者”才可能将人 身里的光明和黑暗分隔开;对于其余人,唯有他们通过善行和为“被神选中者”(中选者) 效劳而成为“声闻者”(听众),才有希望投胎于“被神选中者”之身,以至于达到最终解 脱 [ 莫尼克, 1995 。第 65 页 ] 。
(三)摩尼教的世俗色彩
在《摩尼赞美诗》的首行,紧接着光明王国的健康、完美两个光明分子(它们是善的组 成)之后的就是回鹘可汗,接下来就是对其王室、子孙、大臣的祝福。由此可见,回鹘汗国 的摩尼教也与世俗政权有密不可分的关系。这一传统实际是沿袭摩尼创教初期的做法。 242 年,摩尼在沙卜尔( sābuhr )一世登基时回归波斯传教,并以《沙卜拉干》( sābuhragān ) 为名创作了教义概要。由此沙卜尔皈依摩尼教,并允许摩尼在其加冕仪式上公开宣讲二宗三 际论。同样,回鹘牟羽可汗在洛阳会见几个摩尼教牧师后,他就皈依了他们的信仰,并把这 个宗教升格为他朝廷的必信宗教 [ 克林凯特, 1994 。第 87 页 ] 。可以想象,摩尼教在漠北草原 和高昌汗国的传播,也是依托回鹘可汗而进行。
摩尼认为世界的归宿是地球的最终毁灭,善恶的永远彻底分开。以这个思想为出发点, 他严禁摩尼教僧侣结婚,因为结婚就要产生新的生命,这就意味着使光明分子再度受囚禁。 所以,摩尼教实行严厉的禁欲主义。但在《摩尼赞美诗》中,我们却看到相悖的一面。传教 士 yazdâmad 不仅有自己的儿子,还有其他子孙。此外,诗中还有 garm (情人)一词。加之 诗中激荡的溢美之情,可以想象: yazdâmad 定是性情中人。在吐鲁番出土的粟特文书信 ( 81TB65 : 1 )中有: ßγ’y xypδ’wnty z-‘(t)[y] (作为神的我们主人的孩子们)。吉田丰认为 这是比喻语法,因为摩尼教僧侣不允许有妻室。对吉氏的牵强解释,我以为难以令人信服。 [ 柳洪亮, 2000 。第 87 页 ] 杨富学认为:从历史记载看,不管是(回鹘)摩尼教徒还是佛教 徒,其实对于戒杀、忌茹荤之类戒律的遵守都不是很严格的,乃生存环境使然[杨富学, 2003 。第 189 页]。并且,诗中祝福语中提到的“听众(信徒)的首领”的波斯语名字中, 也可以看见对“爱”的膜拜。如: Yîšô-yàn (耶稣-示爱)、 Navê-yân (新-示爱)等。
(四)摩尼教的光明崇拜
许地山在《摩尼之二宗三际论》 [ 许地山,1928 ] 中指出:二宗,谓光明和黑暗,即善与 恶。《下部赞》载:光明普遍皆清净,常乐寂灭无动俎;彼受欢乐无烦恼,若言有苦无是 处。光明是摩尼教所崇拜的,光明王国是摩尼教徒的理想所在,因此赞颂光明是摩尼教徒的 必行功课。在《摩尼赞美诗》中,对光明以及光明之神、光明使者、太阳的赞美之词比比皆 是。如: ’ô tô vêndâm rôšan ’axš (我讴歌你,不可侵犯的光明)、 ’ô tô nêv xvadâcan cisp rôż
(仁慈的主,你是所有的太阳)、 ’ô tô griv rôšan ’istâvâm (我们颂扬你,光明圣灵)等。
(五)摩尼教的忏悔思想
受佛教、基督教忏悔思想的影响,摩尼教也盛行忏悔行径。《下部赞》载:我今忏悔 所,是身口意业,及贪嗔痴行,乃至纵贼毒心,诸根放逸;或疑常住三宝,并二大光明;或 损卢舍巳,身兼五明子;于师僧父母、诸善知识,起轻慢心,更相毁谤;于七施、十戒、三 印法门,若不具修,愿罪销灭!吐鲁番出土的《摩尼教徒忏悔词》( nihusäklärning suyïn yazuqïn öküngu huastuanft )亦说:我们犯了多少罪。现在,我的天神!我们祈求从罪孽中解 脱,请饶恕(我们的)罪过吧 [Le Coq , 1922] 。忏悔思潮的普遍流行,以至于在《摩尼赞美 诗》中也可以看见其痕迹。如: ’abaxšâh ’abar man yazdân (宽恕我,众 #)> ’abaxsahed ’asma yazdan (#Й^,^^АЖ). ’abaxsah ’abar man yazd cazrg (®^ а,^АЮ#). ’abaxsahfarahegar manbozagar (W^^, ^иЖ, %№#Ж) =
(六)摩尼教的审美追求
与其他宗教一板一眼的教义创作方式所不同的是:摩尼教追求文字、图案、纸张、语言 的艺术性,甚至到达无以复加的地步。摩尼教对教义外观的苛求源自摩尼本人,其本身就具 备很高的绘画才能 [ 高永久, 1997 。第 247 页 ] 。而《摩尼光佛教法仪略》寺宇仪第五,五经 堂之首即为经图堂,可见摩尼寺庙对美术的重视。诚如 F.W.K.Müller 所言, M1 为一叶复制 品,使用朱笔书将帕提亚文写在上等的纸张上,模仿印度棕榈叶抄本制成。
文字工整,结构优美,笔迹清晰。虽为手写体,但绝不亚于木版印刷体。 M1 两叶正反两 面标题处饰以花朵,其中第一叶正面为四朵花,背面为五朵花;第二叶正反两面均为六朵 花。所有花朵分布在标题四周,构成一幅和谐的画面。这种无根无柄花的象征意义是:信徒 希望摩尼能够再生。这也从侧面反映了摩尼教的三际理论,即光明分子在被黑暗俘获后最终 获救,重新返回光明王国。《摩尼赞美诗》的正文部分采用押头韵的形式,主要押 ’ô 、 ’a 韵,多采用祈使、倒装句,整篇诗文气势磅礴、跌宕起伏。由此可见,回鹘汗国的摩尼教是 追求美好的、追求外表的,并非与世隔绝、苦练修行的。如吐鲁番出土壁画上摩尼教徒,戴 着白色便帽、用红色的带子系在下颚,梳着具有世俗贵族的长发式,服装色彩艳丽、质地华 贵 [ 冯佳班, 1989 。第 86 页 ] 。
从《摩尼教赞美诗》 M1 所表现出的摩尼教信息来看,回鹘汗国的摩尼教特点是:继承摩 尼基本教义,但按照回鹘文化特点和社会实际对教义进行改造;保留和发展摩尼教的混合性 特征,更加突出折中性;由上而下的摩尼信仰能够包容下层阶级中不同宗教的存在等。诚 然,我们也要看到:《摩尼赞美诗》与《摩尼光佛教法仪略》以及其他汉文记载的摩尼信息 有一定的矛盾。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摩尼教的异化以及高昌回鹘汗国的封建制度密使然。 完全以中原地区的摩尼教教义来比定高昌回鹘汗国的摩尼教发展,是不合适的。
《摩尼赞美诗》 M1 汉语译文 首叶,序言=第一段
[他们要派遣]健康和完好这两个“光明分子”,并且这二者满怀喜悦地成为我们的统治 者,这些主人,首先是满心欢喜的光明“分子”、光明使者,他们将帮助“听众(信 ^)” о Ai tangrida chut bulmis alp bilga Uigur changan ^№Ю^^Л,Ж®.Ж^Ю№^ Л.(Й^)Ж1^№ЛЙ^^^1^^1^^1Й» #AM Yultuzbai #Ж Uga Peroz # ®> Chasar #®> Vazurgan #®> Tatar apa #®> Zireft ^^^ Nev #®&№ЖЮЖЖ,А Ж^&ЮАЛ. ЖЖ^АЮ Savag И, Й#Ж^ Tschigschis . Tiraks , STA^-W Uga Kadosch Niyosagbed (ШЛ)ЖМ№Ж#,й$№К Ugasis : Otur ®T. Sawtschi Muga (= Buga?Maga? ) ЙЖ^Т> ЖйА#Ю Batur #Ж^Т> Tai Muga #A^T. Nizuk aA^T, Й^АЛ^А^^Ж^АЮЛ^, ®^^v/a;^< 到,愿他们永远生活和存在下去,阿门!
ЖЖ^ PantschkantT АЛ.#яН##Ж Sirtusch Yagan И#.ЖЖЖАВД^Ж.Ж<И # . А Ж A ^ , Й # Ж Ж ^ W : Maschian Maharadsch Arklig Zaryut Turk ... Ж Ж TschTnantschkantTd ЖЛ> Tapiglig #Ж> Vagschemach Tapmisch ЙЖ> Isik Ingi Itschraki Vanomach Ton AW. Kortla ^> Tusutsch Yaglachar Inal Vanoscher Amal Orungu Yaramisch Iznatschu Pudyan Gav Pach Isig Iznatschu Indum Taschapat YTscho varz STmak Machyan Tupa
Fuschi > АЯ M Bandak Aspaste o Ж W Akutschik Sirtuschi ( A A ? ) > Yittug W > Nigoschak ( = AA) AA> Kaschi Chschet (=AA) = Lifutuschi Nigoschakpat (AAA A ) > Parvantsch Zawgu Liulang Chumar W > Yischovarz Bagerez ^ Charakul La W > Mahayan > Kavfarn > Tatschapat > Freschtvarz Tapmisch (A^? ) > Tsu-si-lang Schemgon Gotam Noimach Chazan Zvanak Wage-zvan > Tenfrat-schatak Vagschefarn > Bagebirat AWAA AA Itschraki Itmisch Zim-tai-schi 0^ Tapmisch , Lit Wir 0^ Tapmisch , Yawgu Tagarmi Tschapisch , Ulugfuschi , Tangfuschi , Lafuschi , Ontschur Yischoyan Asag Tulisch Yinal Tamgan- 达官;
A^^: Satoyan AAAA, Rochschyan Biamanvarz W> Iznatschu Rezyan Iltutguvantschik Liuk Lata , Lazih > Machfarn АА, ЙА Chutpayan , Pauk Panchuan > Tsu Panchuan > Parak Bog Lafarn > Zernvak Yahm Yaki Togarak Tschungui Fatak oS AA AA - AA Sinaamga NigoschakpatYarganAnzirki (A—й^ААА)
首叶,背面=第二段
Naveyan Anlau Vagsche Chunzak Navefarn > Visak Vagschefarn > Waganot Tunak Vahman W>AA> AAA Schpara Chara W> Alp W> Ati Yischozen Tolun И#> Pausang Vasindan Wamyan Salichan Kul Wo ААА^^АЙ “AA” : AA№W^ Tuzun Bilka Chuntschui (^A? ) ; Tuzun Silik Chunzui (#^? ) ; Quti Chunzui ; At Chunzui ; Duchsch-azad Chunzui ; Friwa Chunzui : Mangi Bag AA; Yagcux Yiso Chwik AA; Waga Tai Chut AA; AA^A^ Chut Chatun (^A? ) , Qutluch Qiz Tohun Utuzmisch Yagan-Chunzui , Farnwam Chusand Chawz Sandus Siu Siu ,; Rez Vanowam C^A?) ; Yischowam ; Vagsche-wam , Rez-kartsch Manak Bibi Eznwam ; Vartan-wam Chatun , Azad-wam ; Kaschantsch Vanontsch-wam ; Yipargazan- wam ; Tugtan-schah Ratnak Ymar Chatun ; Itmisch Chatun ; Botan Chatun ;
Zargontsch Zasmin Chatun : ЙА#АЙЙАА (АЙ) , (AA) Й^^Ш^, AA^K 子,他们的肉体和灵魂将会受到安琪儿亲自保护,直到永恒。阿门,阿门!愿其发生!
在 500 - 640 年还诞生了光明使者,现在在 …… 年,此后,他在巨大影响中产生,并 A (=A^AA) 102 - 160 AWArA (=AA) Mari Schad Ormizd ,AMWA,W 了这些赞美诗,活泼的词汇和鲜明的曲调是完整的。抄写人是受宗教首领之命进行抄写的。 他无法抗拒,直到死都在抄写。所以他不 …… 和 ……. 他不是抄写了部分,某些赞美诗,而 是全部,直到死都未抄完。未完成的部分在城堡的房间里延续和保存了许多年。之后,是我 АЙА Yazd-amad ,A^#ASAAAAW^AAaA«AAA№A<,AMWAAA^W ЙЙ, AA, а^Л^, ЙЖЙ Nichvarigroschan (AAAA) AAAo AM, AffiWAA 办法增加在宗教后代手里的赞美诗,门徒们重新为了圣灵而接受教导,并且借此学会教义, ^№,^S,^^o А^ЙЙЙ^ЖВЙАА Yazd Mari Aryanscha ^^^ЙАААЙ, A ЖЙ^АА Mari Doschist ААМЙ^ЙА Mari Yischo-Aryaman АА#А#®,Й#АЙА Yazd-amad A№№M, (АЙА) AW№, @*@А№ЙЙ»А^ШЙЙЖ Nichvarig-roschan ,@AA№MM®№AA^@W$A№^№M^,№^^AAMS^Bg№AA,M ЙААА^ЙАЙААММАо ЙЙ,^М Nichvarig-roschan №MM, ANASS^^^^
抄录
第二叶,内容目录=第三段
第二叶,内容目录=第三段 祝福太阳这个拯救者 … 祝福太阳,首先向 … 太阳祝福。选中的善事 … 我们要祝福众神中最高的 … 幸运(神),祝福你,太阳 … 我们要祝福和唱赞歌 … 我们要祝福统治者 … 祝福圣徒,选中者 …
向静寂 …… 大地 …
向集结和众神 …
所以他属于我和 …
AA—AAAA, Mari Mani (ЖМ) ^
降临,我要写封信,
在百年之后的数年里 …
在五十年和 …
我的父亲登上天堂 …
噢 牧人,光明,哪个离开人世 … ^ ffi^SWffi Mar! Zaku_ 请宽恕这个本质, … 来到这里,看见他们的本质 … 我们的父亲,(你是)善人和神 … [ 歌曲 ] 关于死亡 [ =挽歌演唱者 ] :二十。
(我)想念行善者(助人者) … »W Yazd Bag Man...
我赞扬和恳求你 … 我讴歌你,光明(不可侵犯的) 我请求你,光明之神 … 神,我请求你,这使我 … 神,我请求你,拯救我 … 神,我请求你,你 … 神,通过 … 赞美你 …
你 … 我们将祝福你,选中者,善人 …… 噢 救世主,我恳求 …
仁慈的主,你(是)所有的太阳 … 我们呼唤你,不可冒犯的神 … 你,这些人首先 …
Yazd Mar ManL^MW ^ Yazd ,我流露对你的崇拜 … 父亲,我盼望你 … 神,我盼望你 …
^^ Mar! Man!...
允许我祝愿 …
为了看见我,统治者 … 给听众十道命令(指令) … 我呼吁你们 …
哦,神,我恳请你
…
®,#, ^
哦,光明之父,我们 … 哦,幸运之父 …
哦,助人者和 … 对我们仁慈的光明 … 善良和不可冒犯的 … 伟大的仁慈和慈爱 到这里来!你的本质迈步向外走 到这里来!我们将寻求解脱 到这里来!听,神,你是我的 … 到这里来!听,听众 … 来到这里,听众,听 …
来到这里,本质登上光明之船 … 光芒四射的光明来到 …
休息地,(那是)舒适的地方,从前 … 会面,美丽的天堂宁静 … 逝去是所有的太阳和月亮 … 浇灌我,美好的 …
使者,来自父亲 …
不可冒犯的是受欢迎的太阳 … 不可冒犯者是斋戒日,太阳之上 … 不可侵犯者是太阳,祝福你 … 不可侵犯者,走近 … 光明 … 不可侵犯者,我们将获得你 … 不可侵犯和仁慈受欢迎 … 宽恕我,众神 … 请宽恕,你们诸位天神 … 宽恕我,伟大的神 … 请宽恕,统治者,我的救星 … 神,我们将请求你 … 我们要向你提出请求,中选者 … 你的名字(会被)颂扬 … 我们为你歌唱,我们请求你 … 我们要盛赞你,不可侵犯的神 … 给救世主大量祝福 … 请宽恕中意者,真诚者 … 请宽恕教友,选中者 … 请宽恕分子,听众(信徒) … 到这里来!宽恕他们的选中者 … 来,教友们 … 得到忧虑和教导 … 得到来自神支持的消息 … 宽恕我,伟大的神 … 忧伤的集结给众教友,其他的 … 忧虑的光明 … 教友,到这里来,我们要祝福 … 用你的聪慧指导我和 … 教导和指示 … 崇高的是太阳,他选择 … 哦 指示我们的 … 哦 众神的支持 …
® Яй^^ №# Mar! Man!_ 富有的统治者满怀欣喜,愉快的 … 我们想念教友 … 健康,平静,愉快是 …
Яй^^ №# Mar! Man!_ 太阳,祝福,颂扬 … 星期一的太阳 … 祝福快乐的太阳到来 … 祝福太阳来到我们身边 … 祝福闪亮的太阳来到这里,当 … 闪闪发光的 … 来到我身边 … 听我的发言,哦,美丽的 … 听我们的请求,太阳你 … 崇拜你,祝福你,太阳 … 哦 亲切的光明之神。 颂歌 [ 歌曲 ] :八和六十。
举目仰望你们,有功劳的人, …
请允许我知道才华 …
请允许我们涌向众神 …
tM# Mari...
你是众神之首,我的朋友 …
美好(永恒)和 Yamag 到来 … 永恒之友来到 …
消息如光传向我们 …
尽管还需很多时刻才能到达大门 … 来自 … 许多 …
^а^а^,^^ Man!
我被迫离开, Pflanze…
我要在神的威名里走向 ……
不是 …
你将拥有美好的事物,我的圣灵,
在那里,思念我的圣灵 … 我们祝福安琪儿和众神 … 太阳受到祝福,幸运的 …
赐福与颂扬 …
… 我和来自 … 拯救我 …
^ ^,W Mar! Mani...
向上攀登,全部四个选中者 …
向上攀登,选中者,(你们是)真理(之子) 向上攀登,安琪儿 …
你受到庄重、伟大的赞颂 ..
它就是那样!(=阿门)伟大的才智 …
教友如同 … 那么多 …
贵人,(你是)多彩装扮的圣灵 … 看见我的崇拜,听见我的歌声 … 悠扬,婉转,嘹亮 …
膜拜,歌颂你 …
你得到隆重的赞扬 ….
教友,你们举目仰望和赞颂 …
(教友)屈膝(叩拜),神,你看看 … 吁请 [ 歌曲 ] 七和七十。
祝福和赞扬你,太阳 …
祝福你,光芒耀眼的统治者 … 祝福你,伟大的太阳 … 祝福你,太阳,善事 … 祝福你,太阳,光明解救了 … 祝福你,太阳 … 祝福你,这是我们的 … 祝福太阳 …
祝福太阳 …
祝福深受欢迎的太阳 …
祝福伟大的太阳 …
祝福太阳,这太阳 …
祝福太阳和时光 …
对于光明圣灵,我们要 … 对于你,光明神灵 … 我们祝愿光明神灵 … 请宽恕,你们 …
请宽恕,诸位教友 … 为你圣灵(而)准备 … 圣灵,你和幸福一起到来 … 众神圣灵,你和健康一起到来 … 圣灵,你和利益一起到来 … 光明圣灵,你和拯救一起到来 … 这个圣灵来到,吸引 … 这个圣灵来到,解救 … 祝福你,高贵的圣灵 … 祝福你,伟大的圣灵,起初 … 祝福你,光明圣灵 … 祝福你,光明圣灵 … 祝福你,圣灵,解救者 … 祝福你,光明圣灵 … 祝福灵魂 …
祝福所有的忧伤 … 祝福教友,这 … 祝福和歌颂 … 我们要祝福和歌颂 … 我们为你祝福,光明圣灵 … 我们祝福神之圣灵 … 教友,看见这些 …
教友,到这里来!请宽恕 … 教友,忧虑的 …
哦 光明之子,圣人 …
哦 选中者圣灵宣布 …
哦 高贵的后代,哪一个是美丽的 … 哦 贵人,拯救灵魂,每当 … 忧愁和智慧 … 来,教友,我们要歌唱 … 来,我们要演唱赞美歌 来,中选者,圣人 … 来,中选者,真理 …
到这里来,父亲中的智慧之子 … 到这里来,我们将赞美光明圣灵 … 你是赞颂的威严 … 我们祝福你,活的圣灵 … 你,光明圣灵,哪个是五 … 我们颂扬你,光明圣灵 … 圣灵,我们要称赞你,祝福 … 赞美歌,圣灵 …
我们要请求你,我的圣灵被吸引 … 我们要赞颂你,耶稣救世主 …
圣灵,我们要讴歌你,祝福 … 神,我们要歌唱你,卓越的 … 我是活着的圣灵,所有 … 我是它,偶像的指示 … 我是圣灵,祝福者是哪个 … 神,我要为你唱赞歌,拯救 … 贵人,清廉者,辉煌者 …
参考文献
陈垣。摩尼教入中国考 // 陈垣学术论文集。北京:中华书局, 1980 。
冯佳班。高昌回鹘王国的生活。吐鲁番地方志编译室, 1989 。
高永久。西域古代民族宗教综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7 。
耿世民。新疆文史论集。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2001 。
克林凯特。丝绸古道上的文化。乌鲁木齐:新疆美术摄影出版社, 1994 。
林悟殊。摩尼教及其东渐。北京:中华书局, 1987 。
柳洪亮。吐鲁番新出土摩尼教文献研究。北京:文物出版社, 2000 。
刘南强。摩尼教寺院的戒律和制度 / 林悟殊译 // 世界宗教研究, 1983 ( 1 )。
莫尼克·玛雅尔。古代高昌王国物质文明史。北京:中华书局, 1995 。
沙畹。摩尼教流行中国考 / 冯承钧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1927 。
许地山。摩尼之二宗三际论 // 燕京学报。 1928 ( 3 )。
杨富学。回鹘文献与回鹘文化。北京:民族出版社, 2003 。
羽田亨。耿世民译 . 西域文明史概论。北京:中华书局, 2006 。
Boyce M. The Manichaean hymn-cycles in Parthian. L.: Oxford Univ. Press, 1954. (Oriental Series. Vol. 3).
Chavannes E., Pelliot P. Un traite manicheen retrouve en Chine, deuxieme Partie, fragment Pelliot et textes historigues // Journal Asiatigue, lle Ser 1 (Janfeb. 1913).
Le Coq A.von. Türkische Manichaica aus Chotscho // APAW. 1922. No. 3.
Материал поступил в редколлегию 03.08.2012
Hong Yongming
«HYMN FOR MANI»: AN EXPERIENCE OF RELIGIOUS STUD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