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vestigation of foreign students’ attitude to intermediate Chinese auding lessons (taking the students of Fudan university as an example)

Бесплатный доступ

In the late 1970s and early 1980s, after several decades of development of teaching Chinese as a foreign language, a new situation of reform was emerging. In this reform, the setting of classes according to language skills has become a tendency, and the listening class has become an independent class. The research on listening teaching has gradually increased. Based on the practice, this paper investigates the listening learning of 39 middle-level students from Fudan University in the spring of 2018, from the students' attitude towards listening lessons, their understanding of listening lessons, and the experience of using textbooks. A detailed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of the teacher's satisfaction and the five aspects of the practice setting were made.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effect of intermediate Chinese listening teaching, based on the results of this survey and analysis, this paper proposes some ideas and teaching strategies from the listening course itself, listening content, practice questions and teachers, in order to provide intermediate Chinese as a foreign language. Listening teaching provides a reference.

Еще

International students, intermediate chinese listening, learning situation,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strategy

Короткий адрес: https://sciup.org/147220388

IDR: 147220388   |   DOI: 10.25205/1818-7919-2019-18-4-121-132

Текст научной статьи Investigation of foreign students’ attitude to intermediate Chinese auding lessons (taking the students of Fudan university as an example)

Dang R. Investigation and Teaching Strategies of Intermediate Chinese Listening Learning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s in China – Taking the students of Fudan University as an example. Vestnik NSU. Series: History and Philology , 2019, vol. 18, no. 4: Oriental Studies, p. 121–132. (in Chin.) DOI 10.25205/1818-7919-2019-18-4-121-132

引言

20 世纪 70 年代末 80 年代初,对外汉语教学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出现了一派改革的新形势。 在这场改革中,按语言技能设课成为一种倾向,听力课由此成为一门独立的课型,关于听力 教学的研究也逐渐多了起来。 尽管目前听力研究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是“在看到成就 的同时,我们也不得不承认,听力教学研究取得的进步与对外汉语教学飞速发展的形势是不 相适应的,现状并不容乐观。”(刘颂浩, 2001 )我们作为教学实践者,应该充分发挥自己的 主动性,不断探索更好的教学方式,以求在教学中取得更好的效果。

对外汉语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和提高学习者运用汉语进行交际的能力,通过对汉语的基本知

识,包括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的学习,并灌之以多种技能的训练,最终实现顺利交际。 汉语听力课便是由此产生的四种技能(听、说、读、写)课之一。吕必松( 1996 )从语言学 习过程的角度和语言交际的角度 分别阐述了听力的重要性。从语言学习过程的角度说,听总 是先于说,听不懂说也无从说起。对第二语言学习者来说,只有先听,然后才能跟着模仿。 听的能力越强,学说话就学得越快。从语言交际的角度说,听的能力总要大于说的能力,这 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语言常规教学中的“输入”大于“输出”。在言语交际的过程中,“说” 是“输出”,是主动的行为;“听”是输入,是被动的行为。如果听不懂听人说的话,交际就 无法进行。

可见,听力技能学习在学习者学习过程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中级汉语听力学习更 是在整个听力过程中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衔接作用,学生能不能巩固好初级阶段的基础知识, 又通过此阶段的学习,听懂连贯对话、抓住话题的主要内容和观点、理解说话人的感情和态 度、提高猜词、抓重点及掌握细节的能力,如何在中级听力阶段顺利地过渡和提高,这就对 教师提出了要求。因此教师必须要清楚地了解中级汉语听力教学的重要性,也要找到中级汉 语听力教学过程中的难点及存在的问题,并对此提出解决策略和方法。

本文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观点,从实践出发,对 2018 年春季复旦大学来华留学 生中 39 名中级水平学生的听力学习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拟从学生对听力课的态度、对听力 课的认知、对教材的使用体验、对练习题的感知以及对教师的满意度以及五个方面进行分析 并提出相应的策略。

一.学生对听力课的态度

针对学生对听力课的态度,我们主要设置了两个问题,分别是1.你最喜欢什么课?2.你喜 欢上听力课吗?调查显示,约有57%的学生最喜欢的课是精读课,18%的学生最喜欢口语课, 12%的学生最喜欢的课听力课,而只有8%和5%的学生最喜欢写作课和泛读课。这与“听、说、 读、写”中把“听”放在首位的重要性截然不同。经过访谈,笔者发现,造成这一情况的原 因是因为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精读课更能满足学生的求知欲,他们在精读课上能学到更多 的语法、生词等,而听力课对于他们来说仅仅是一种练习。

你最喜欢什么课?

类别

人数

百分比

精读课

22

57%

口语课

7

18%

听力课

5

12%

写作课

3

8%

泛读课

2

5%

但是,对于第二个问题,“你喜欢上听力课吗?”有30%的学生表示很喜欢,59%的学生 一般喜欢,只有11%的学生不太喜欢。由此可见,大部分学生对于听力课的态度还是比较积 极的,这一点最起码可以分说明,在影响学生的听力学习中学生的态度首先不会起到制约作 用。

你喜欢上听力课吗?

类别

人数

百分比

很喜欢

12

30%

一般喜欢

23

59%

不太喜欢

4

11%

完全不喜欢

0

0%

二.学生对听力课的认知

任何形式的学习在很大程度上需要学生内在的动力和对此门课程的认可及认知程度。针对 这一点,我们设计了两个问题来考察学生对听力的认知。包括:1.你觉得听力课重要吗?2. 你觉得听力课对你学习汉语有没有帮助?调查显示,约有72%的学生觉得听力课很重要,28% 的学生觉得一般重要,没有学生觉得不太重要或完全不重要。可见,对于听力课的认知度, 或者说对于学生来说“听”的重要性,绝大部分学生还是认可的,这就为以后的听力学习打 好了心理基础。

你觉得听力课重要 吗?

类别

人数

百分比

很重要

28

72%

一般重要

11

28%

不太重要

0

0%

完全不重要

0

0%

对于第二个问题,“你觉得听力课对你学习汉语有没有帮助?”有 66%的学生觉得很有 帮助,26%的学生觉得有点儿帮助,8%的学生觉得不太有帮助,没有学生觉得没有帮助。两个 问题的调查结果比较来看,学生对听力课认知的重要性和其学习效果是基本成正比的。这也 充分说明了学生积极的心理因素对学习的促进作用。

你觉得听力课对你学 习汉语有没有帮助?

类别

人数

百分比

很有帮助

26

66%

有点儿帮助

10

26%

不太有帮助

3

8%

没有帮助

0

0%

三.学生对教材的使用体验

随着对外汉语教学的发展,汉语教材也相继蓬勃发展起来,从最初的以语法结构为主,到 现在各种针对化、多样化的教材出现,极大地满足了国内大部分高校针对来华留学生的教材 使用。复旦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针对长期来华进修生选用的中级汉语听力教材是《发展汉 语-中级听力Ⅰ》,关于学生对此教材的使用体检,我们也设计了两个问题:1.你觉得现在的 听力书难不难?2.你对听力书的内容感兴趣吗?问题一主要想调查听力课本对学生来说是否 合适,问题二的目的在于考察现用的听力课本能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通过调查发现, 21%的学生觉得使用的教材很难,62%的学生觉得有点儿难,只有17% 的学生觉得不太难,没 有学生觉得不难。可见,我们选用的教材从总体来说是合适的,但对于少部分学生来说可能 有些难。

你觉得现在的听力书 难不难?

类别

人数

百分比

很难

8

21%

有点儿难

24

62%

不太难

7

17%

不难

0

0%

关于听力课本的内容,有 3%的学生表示都感兴趣,56%的学生对大部分内容感兴趣,41%

的学生仅对少部分内容感兴趣,没有学生对教材的内容完全不敢兴趣。不难看出,对教材内

容完全感兴趣或大部分感兴趣的学生所占百分比刚刚过半,还有近一半的学生只对少部分内

容感兴趣,因此,关于使用什么样的听力教材才也是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你对听力书的内容感 兴趣吗?

类别

人数

百分比

都感兴趣

1

3%

大部分感兴趣

22

56%

少部分感兴趣

16

41%

完全不感兴趣

0

0%

四.学生对练习题的感知

听力课不同于其他课,学生在课堂上的主要活动是听和做,听指听力文本,做指跟听力文 本配套的练习题,所以听力教材中练习题的设置显得尤为重要。《发展汉语-中级听力Ⅰ》设 计的练习题包括:判断对错、填写词语或句子、根据课文内容选择正确答案、排列顺序、填 写表格、连线题等,学生对于这些练习题的反馈怎么样,我们设计了两个问题:1.你喜欢那 种练习题?(可多选)2.你觉得哪种练习题最难?从下表可以看出,约有 69%的学生喜欢判 断题,26%的学生喜欢填空题,59%的学生喜欢选择题,18%的学生喜欢排列顺序,38%的学生 喜欢回答问题,28%的学生喜欢听后重复,15%的学生喜欢填写表格,26%的学生喜欢联系题。 不难看出,判断题和选择题是比较受欢迎的,这充分说明了此种形式是比较适合学生的学习 模式的,今后应继续坚持,而排列顺序和填写表格两类练习题所占的比例都没超过 20%,说 明此类形式不受学生的欢迎,今后可以相应的减少。

你喜欢哪种练习题?(多选)

类别

判断

填空

选择

排列 顺序

回答问 题

听后重 复

填写 表格

连线

人数

27

10

23

7

15

11

6

10

百分比

69%

26%

59%

18%

38%

28%

15%

26%

在实际的教学中笔者发现,有部分学生在上课时会选择性地做练习题,因此对于练习题的 难易度,笔者也做了相应的调查,约有15%的学生认为判断题最难,13%的学生觉得填空题最 难,8%的学生觉得选择题最难,21%的学生觉得排列顺序最难,38%的学生觉得回答问题最难,

23%的学生觉得听后重复最难,26%的学生觉得填写表格最难,3%的学生觉得连线题最难。可 见,回答问题和填写表格的设计不太符合学生的学习心理或接受程度,而选择题和连线题相 对来说所占比例很少,说明学生对此类题是比较容易接受的。

你觉得哪种练习题最难?(多选)

类别

判断

填空

选择

排列 顺序

回答问 题

听后重 复

填写 表格

连线

人数

6

5

3

8

15

9

10

1

百分比

15%

13%

8%

21%

38%

23%

26%

3%

五.学生对教师的满意度

尽管听力课相对于其他课来说练习比较多,我们也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原则,但 教师在课堂的主导地位仍然不可忽视,对此,我们专门设置了几个问题来考察学生对教师的 满意度以及教师在课堂上的作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问题:1.在听力课上你觉得老师的重要 性怎么样?2.老师在听力课前会引导你们进行听力训练吗?3.你对听力老师的满意度怎么 样?关于教师在听力课上的重要性,62%的学生表示很重要,33%的学生觉得比较重要,只有 5%的学生觉得不太重要,没有学生觉得不重要。

在听力课上你觉得老师的重 要性怎么样?

类别

人数

百分比

很重要

24

62%

比较重要

13

33%

不太重要

2

5%

不重要

0

0%

可见,大部分学生能够意识到教师在听力课中的重要作用,这就说明学生在很大程度上还 是很“依赖”老师的,老师的作用应该怎么发挥也是个重要的问题。

教师怎么发挥其主导作用,关于此问题,我们设置了“老师在听力课前会引导你们进行听 力练习吗?”来考察,调查显示,约有49%的学生表示都会,41%的学生回答有时会,10% 的 学生回答不太会,没有学生表示教师不会。很显然,教师在课前引导方面做得不错,但怎么 有效又有趣地引导也是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老师在听力课前会引导你们 进行听力训练吗?

类别

人数

百分比

都会

19

49%

有时会

16

41%

不太会

4

10%

不会

0

0%

最后,关于学生对教师的满意度,我们也做了调查。结果显示,约有62%的学生对听力课 的教师非常满意,33%的学生对教师比较满意,仅有5%的学生对教师不太满意,没有学生不 满意现在的教师。学生对教师的满意度直接关系到一门课的学习效果,怎么最大限度地提高 学生对教师的满意度,这与教师的教学状态、教学方法及技巧、教具、教学经验等都有密不 可分的关系。

你对听力老师的满意度

类别

人数

百分比

非常满意

24

62%

比较满意

13

33%

不太满意

2

5%

不满意

0

0%

六.一些思考

“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任何学科领域,科学研究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应用。这是科学 生命之所在。”(陆俭明 2005)下面结合本人对外汉语听力教学中的实践提出几点想法和大家 交流。

(一)听力课不仅是练习课,更是技能课

前面我们提到,许多学生最喜欢的课是精读课,因为其更能满足学生的求知欲,而听力课 对他们来说只是练习课。之所以会这样,一是跟课型本身的性质有关系,精读课更重注书面 语的学习,而听力课主要是“听”;二是跟听力课怎么上有关系。吕必松先生说:“语言教学 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我们应该意识到,听力课不仅仅带着学生做练习,而是在做 练习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听力技能。对于中级汉语听力来说,这些技能包括能捕捉话题或文 章的主要内容和观点、会抓关键词或句子、猜词能力、领会对话者的意图等,除此之外,还

要引导学生区分汉语在语调、语气、句式上的差别。具体可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1)对文章结构“心中有数”。在听文章前,教师可在课前进行引导,说出几种常见的文 章结构,如总分总、分总、总分等,告诉学生主要内容或观点出现的大概位置,让学生有针 对的听,有选择的听,做到事半功倍。

(2)学会捕捉关联词语。在现代汉语中有很多有特定意义的关联词语,如“因为……所 以……”表原因,“只要……就……”表条件,“如果……就……”表假设等,在“听”前提 醒学生注意这类词语,由此可以推断说话者的意图、态度等。

(3)适当模仿。语言的学习在一定程度上就是一种模仿,无论是母语学习还是第二语言 学习,最初都是先听,然后根据听进去的内容再说。要想让学生真正掌握汉语的语气、语调, 最好的办法就是模仿。教师可带着学生模仿某些特殊的句型或语调,让学生亲自体会,做到 熟能生巧,融会贯通。

听力水平的提高不仅仅是应试的需要,也是学生语言综合能力的重要部分,听、说能力提 高了,读、写能力也就自然会得到提升。因此,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应该充分发挥“听”在汉 语习得上的特殊作用,抓住这一关键环节来进学生各项语言技能的全面提高。

(二)听力内容不仅靠教材,还要靠其他

在文章的第三部分我们调查了学生对现用的听力教材的使用体验,结果表明,有超过一半 的学生认为现在的教材有点儿难,对他们来说要听懂还是有一定压力的,这在一定程度上就 减弱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针对教材的内容,大部分感兴趣的人数和少部分感兴趣的人数各 参半,这说明教材的内容不太符合学生的心理预期。这就给教师一个提示,在教学中我们不 仅要靠教材,还应该补充其他的听力材料。

(1)选择合适的教材。教材是老师上课的依据和工具,对于听力课来说,教材的难或易 直接关系到听力教学效果。所教师首先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听力水平准备听力教材。材料太 容易,学生则没有动力;材料太难,学生则畏难不敢听;材料太枯燥,学生则不感兴趣;材料太 活泼,学生又容易分心。鉴于此,教师在课前应花费很大的精力在材料的选取上,一定要准 备出适合学生听且乐于听得课堂材料。

(2)要适当补充其他材料。调查显示,有近一半的学生只对教材的少部分内容感兴趣, 怎么样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就需要教师适时适当地补充其他材料。比如有节课 的文章是跟相亲相关的,可以选取时下流行的节目《新相亲时代》的片段给学生看,采取视 听结合的方法,让学生在看中听,乐中懂。

(3)多调查,多听学生的建议。无论是教材内容还是课外材料,教师在课前都应跟学生 商议,可采取调查问卷、访谈、课堂提问等方式来了解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和希望听到的内容, 再结合每个学院的教学大纲适时调整。

总之,教材是听力课教学的依据,但又不应该完全照搬教材,要在遵循教材基本内容和教 学大纲的基础上,补充与时俱进的内容,让学生既能训练听力技能,又能通过听力课来了解 当今中国的新发展、新变化、新思想等,坚持听力内容“从学生中来,到学生中去”。

(三)练习题不仅要做,还要多变

针对练习题的形式和难易度我们也做了调查,对于中级汉语水平的学生来说,判断题和选 择题的相对于其他形式的练习题来说是比较受学生欢迎的,其难度也是比较低的,排列顺序 和填写表格的受欢迎度比较低,回答问题和填写表格的难度比较大。那么,不太受欢迎的练 习题和难度较大的练习题到底做不做,怎么做才能符合学生预期心理,达到听力训练的效果? 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试试:

(1)练习题的数量可适当减少。对于中级汉语水平的学习者来说,学生大部分都经过了 初期的汉语语音、语调等的训练,也有了一定的词汇基础,但对于练习题的数量,并不是越 多越好。有些学生表示一篇文章里的练习题太多,觉得听得有点儿累。所以教师应灵活把控 练习题的数量,选择重要的、有代表性的题让学生进行训练,力求少而精。

(2)练习题的内容可适当改写。

对于练习题的内容,当然无外乎都是跟听力文本相关的,但这并不是说要针对文中出现 的每句话每个小的内容都要设置练习题。在实际教学中发现,有些练习题的设置并没有什么 实际的意义,只是在考察学生有没有听清这句话,笔者认为,练习题的内容应与文本的主要 内容及观点相关,对于只掌握了2000-2500个常用词的中级汉语水平学习者来说,掌握文章 的大概意思和主要观点就足够了,其他的可在高级阶段进行训练,这一方面有利于减轻学生 ISSN 1818-7919

Вестник НГУ. Серия: История, филология. 2019. Т. 18, № 4: Востоковедение

Vestnik NSU. Series: History and Philology, 2019, vol. 18, no. 4: Oriental Studies

的心理压力,另一方面有助于教学的顺利进行。把握好这一点,教师在上课时就可以随机应 变,因材施听。

(3)练习题的形式可适当改变。

关于练习题的形式,上文我们也做了调查。对于学生受欢迎的应继续坚持,对于不太 受欢迎和难度较大的我们可以适当改变。比如对于回答问题,可以变成讨论,这也是在调查 中学生提出的建议,毕竟客观地说,“听”与“说”的关系最为密切,“听”有助于“说”,“说” 有赖于“听”。当然教师应把握好讨论的时间,不能把听力课变成了口语课。另外,对于填写 表格的习题,可变成小组采访活动,采用团队活动的形式,让学生在合作中学习,而不只是 单纯一个人听一个人答。

如果说教材是依据,练习题就是依据的重心,合适的练习题既能训练学生的听力技能,又 能让学生学到有意义的内容,既能让学生由被动做题式的听变成主动获取信息的听,又能在 听后锻炼学生的口语能力,从而提高各方面的技能。

(四)教师不仅是引导者,还是合作者

关于学生对听力教师的满意度,我们也进行了调查,仅有5%的学生表示不太满意,这就说 明教师的教学还是相对成功的,我们都知道“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但这并不是说教师不 重要,相反,教师的角色更应该多样化,不仅是引导者,还是合作者。

(1)注重课前的引导。教师应坚持讲课前的心理愉悦训练,调查结果也表明,大部分教 师都会采用此种方法。教师可选择播放中文歌曲、广告、幽默故事、新闻等一些趣味性较强 的听力材料。期间,教师可以适当提示其中精华语句,让学生边欣赏优美旋律,边跟唱中文 歌曲,享受听力的乐趣,每次内容尽量新颖别致,让学生愉快地开始听力学习。以此来调节 学生的心理状况,减轻其听力焦虑。

(2)注意课中的合作。教师在引导学生进入正常的听力活动后,整个教学活动应以学生 为中心,教师此时的角色应由引导者变为合作者、参与者。教师应换位思考,边听边和学生 讨论、交流、互动,跟学生一起听,一起思考,一起找答案,在师生、生生相互探讨交流的 过程中,形成新型的师生合作关系。使学生在和教师的交流中听有所得、听有所获。

(3)注意听后共同复习。针对下课前学生的听力疲劳或焦躁,教师可安排一点时间和学 生一起进总结复习,采用小组互动或全班互动的方式,总结练习题的形式、学生的错误、听

力文本的难点,复习听力文本的主要内容和观点,最后再结合本节课程的话题,播放精炼和 富有趣味的音频或视频,既放松学生神经、减弱情感过滤,又使学习者在愉悦中真切体会语 境,强化语感,并增强其对听力课的兴趣与认同。

随着对外汉语教学的发展,对教师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中级汉语听力教学方面,现代 的新型的教师不只是主导者、引导者,更应该是合作者和参与者,只有教师实质性参与到学 生互动之中,真实了解学生对教学的意见与企盼,并及时与其交流,为其鼓劲,才能更好地 激发学生克服困难、积极学习的积极性。

Список литературы Investigation of foreign students’ attitude to intermediate Chinese auding lessons (taking the students of Fudan university as an example)

  • Ху Бо. Ханьюй тинли кэ цзяосюэфа [胡波。汉语听力课教学法 ]. Методика преподавания аспекта аудирования на занятиях китайского языка. Пекин: Бэйцзин юйянь дасюэ чубаньшэ, 2007. 173 с. (на кит. яз.)
  • Ли Сяоци. Дуйвайхань юйтинлицзяо сюэяньцзю [李晓琪。对外汉语听力教学研究 ]. Изучение преподавания аспекта аудирования при обучении китайскому языку как иностранному. Пекин: Шанъу иньшугуань, 2006. 292 с. (на кит. яз.)
  • Ли Ян. Дуйвай ханьюй цзяосюэ кэчэн яньцзю [李杨。对外汉语教学课程研究 ]. Изучение занятий китайского языка как иностранного. Пекин: Бэйцзин юйянь дасюэ чубаньшэ, 1997. 451 с. (на кит. яз.)
  • Лю Сунхао. Ханьюй тинли цзяосюэ лилунь юй фанфа [刘颂浩。汉语听力教学理论与方法 ]. Теория и методы преподавания аспекта аудирования в обучении китайскому языку. Пекин: Бэйцзин дасюэ чубаньшэ, 2008. 234 с. (на кит. яз.)
  • Лю Сюнь. Дуйвай ханьюй цзяоюйсюэ иньлунь [刘殉。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 ]. Введение в преподавание китайского языка как иностранного. Пекин: Бэйцзин юйянь дасюэ чубаньшэ, 2000. 422 с. (на кит. яз.)
Статья научная